10.jpg

家裡面想要有一台掃地機器人很久了,但總是糾結在家中太凌亂、雜物太多,怕一台貴森森的機器人來我們家只會水土不服,然後就進倉庫長眠(這也是很多人的故事)! 不過時代不斷進步,DEEBOT OZMO 900 掃地機器人真的有適合我們家用ㄟ!  附加拖地功能,只要結合APP與網路,就算人在上班也可以遠端搖控啟動! 而且這台掃地機器人是規劃型機器人,也就是說在完成家中地圖後,可以選擇讓它自己規劃,也可以指定「要清掃」以及「不清掃」的範圍,相當的人性! 每天回到家都乾乾淨淨像飯店一樣,家裡乾淨,家人當然也就健康囉~

12.jpg

寄送到家後時,DEEBOT OZMO900 有紙箱與外箱,在運送途中完整保護

13.jpg

外箱上有基本功能介紹,像是APP控制、預約清掃等功能。另外這台家務機器人使用國際電壓100-240V,所以只要有插座轉接,即便要拿到別的國家使用也沒問題喔!

14.jpg

另外像是「自動提升吸力」、「結合吸塵及拖地」、「結合Google Home」都很好用!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「地圖和導航技術」,可以準確判斷機器人的位置,以及畫出虛擬地圖作為「自訂清掃」使用。

16.jpg

開箱後,取出主體以及配件、說明書。耗材包括邊刷與過濾器、拖地用的微纖維清潔布都已經有二份,所以可以用好一段時間都不需要買耗材。

17.jpg

本機主體為潔淨的白色,上方凸起的是LDS(雷射距離感測器)

18.jpg

充電座,底部可纏繞電線,充電座左右各 0.5m,前面1.5m 需要保持淨空

19.jpg

過濾海棉及高效率濾網,安裝在集塵盒的前方

20.jpg

底座的部份,左右各有一個邊刷,需自行從盒內取出安裝。

21.jpg

中間黃色是主滾刷,以及吸塵口。

23.jpg

主刷的部份可取出清潔,若頭髮纏住,可使用工具剪開。

24.jpg

若有需要,可自配件盒內取出吸口附件做更換,意思就是「掃地」變「吸地」啦~

25.jpg

要拖地時,將水盒注水,裝上清潔布與布板。當主機裝上拖地用的組件後,機器人會自動轉換成拖地模式,水箱容量很大,有240ml。

27.jpg

打開上蓋,會看到集塵盒。以及2個控制鈕

28.jpg

紅色的電源開關,以及旁邊的小圓點作為「重置」wifi 與回復初始設定用。

29.jpg

集塵盒可以取出作清潔,太髒的時候可以水洗再曬乾即可。濾網及海棉,配件箱裡還有一組可以替換。

31.jpg

開啟上蓋內的紅色開關後,機器人才會有電,此時才能使用面板上唯一的開關。

32.jpg

開關 按一下 可 啟動/暫停 機器,長按3秒的話,會強制機器人回到充電座。

50.jpg

長按電源3秒鐘,讓機器人先回充電座,把電充飽! 利用這個時間,我們來安裝APP

210.jpg

在 Andriod 或是 IOS 的 APP商店 搜尋「ECOVACS HOME」並安裝。安裝完成後「新增機器人」。第一次設定的時候,要在wifi的環境下,並將手機連上wifi ,照著連線步驟完成。注意不要直接將手機wifi 連上 機器人,是要連到家裡面的wifi,從上圖就看得出來,手機連上機器人後,會把家中wifi環境設定抄寫一份給機器人,所以手機一開始是要連家中wifi 喔。 

211.jpg

如果設定不成功,就要把手機的4G傳輸關掉,最簡單的方式是「飛航模式」下將wifi 開啟並連接。完成連線後可看到機器人已經「上線」。之後機器人就是連上家中的wifi,所以即便人在國外在公司,都可以利用internet 連回家控制機器人。

214.jpg

第一次使用時,機器人會利用第一次清掃,將家中每個地方摸索過一次,之後製成虛擬地圖,就會依照已儲存的地圖運作。所以第一次清掃一定要完成,後續才能正常運作。

215.jpg

常關注我們家的讀者,應該都知道我們家每個禮拜都外宿,所以 收到 「科沃斯 DEEBOT OZMO 900 家務機器人」的時候,就等不及的直接拎出門,也剛好可以拍比較漂亮的照片XD,不過後面「障礙物測試」就真的是在家裡面了。

218.jpg

當APP連接上掃地機器人後,第一件事是完成APP的設定,以及韌體的更新。韌體更新的選項在「關於 DEEBOT」裡,完成更新後會讓 DEEBOT OZMO 900使用上更加平順,當然也是解決某些產品遇到的問題啦。另外其他的功能都很直覺,自己按一按就知道的,就不多做介紹。

219.jpg

還有一個建議要做的是「語音報告」,設定成中文的話我們比較聽得懂! 自動提升吸力就看有沒有需要,像我們家沒有地毯就不需要囉!

216.jpg

回到家後,因為環境變了,所以我們把DEEBOT OZMO 900重置。第一次執行清掃時,會順便完成家中地圖。只要機器人有探索到的話,會自動擴增地圖,所以地圖會越來越完整! 家中最容易積灰塵的地方,就是牆邊跟牆角,而牆邊幾乎就是所有掃地機器人的基本功! DEEBOT OZMO 900因為有二個邊刷,所以在應付牆邊跟牆角顯得格外輕鬆,也更有效率。

217.jpg

其實連桌椅都算,家裡面的雜物非常多。但只要保留足夠通過的空間,掃地機器人還是會鑽進裡去做清掃喔!  

222.jpg

當DEEBOT OZMO 900完成第一次的清掃後,也會儲存屋內的地圖。我們可以利用這份地圖作清掃的規劃! 例如 紅色框框就是「不要去」,綠色框框就是「掃這塊就好」! 另外也可以指定要清掃一次或二次! 有時候懶得移動家裡面的雜物,就直接用紅框,禁止機器人進入就好了! 所以家裡面很亂的也不用太擔心喔~

223.jpg

機器人每次離開地面,都會做重新定位! 由APP上都一目了解,而且可以看到OZMO已經發現我偷偷打開的房間,所以地圖多了一塊! 不過因為是雜物間,所以平常還是把這間房間設禁止啦,有整理好的話再讓DEEBOT OZMO 900進來做清潔。

230.jpg

壞波妞一直要讓機器人出來清掃,說這樣家裡就可以跟飯店一樣乾淨XD

232.jpg

家中的雜物著實不少! 所以如果人要外出的話,建議稍微整理一下,尤其是像電風扇,電風扇的插頭跟電線有可能會纏住造成危險。

235.jpg

幾次之後,我們家的地型圖大致上也完成,DEEBOT OZMO 900的使用也較得心應手,所以除了上面那塊紅色區域外,幾乎是全部開放給家務機器人自己規劃自己清潔

236.jpg

至於上面那塊「禁區」,其實是沙發,因為我們家沙發的高度也很尷尬,鑽進去後因為裡面高度不一,常常會卡裡面出不來,所以平常的時候設為禁區,有在家盯著時候再開放,這樣被卡住了才能去救。

P1321728

不過如果沙潑、床板夠高的話,就真的太實用了! 平常要移動家具才能清掃的,現在都派給 DEEBOT OZMO 900 就好了!

250.jpg

至於「越野能力」,像這種墊子都是小菜一碟,跟平地一樣的碾過去! 但就要非常小心會跑進浴室了,不夠高的檔板常常被「征服」,但也可以把浴室設為紅色區域就不用擔心了。

251.jpg

之前清潔地墊是很困擾的事,上面常常會有髒東西像指甲屑、麵包屑之類的,但又不能用「吸塵器」! 掃地機器人就很方便啦,自己就把小垃圾「掃」乾淨了!

253.jpg

以前常常覺得家裡面沒很髒,但每次清集塵盒的時候都膽顫心驚的,家裡面真的沒想像中乾淨,尤其是看不到的地方!!

255.jpg

偶爾也會進行「拖地」工作!  把拖地的組件安裝上去,加滿水就可以囉! 使用手冊上建議用清水就好,應該是怕有些清潔液會造成DEEBOT OZMO 900 管路堵塞! 裝好拖地的組件後,機器人會有語音提示,同時APP上也會顯示「拖地模式」

257.jpg

OZMO 900 會自動灑水在清潔布上面,還可以在APP上面設定出水量,真的太方便了!

260.jpg

要執行拖地任務的時候,通常我會先把大部份的區域淨空! 就像平常自己在家裡面拖地也會邊拖邊移動家俱一樣! 但有了DEEBOT OZMO 900,我就只要移動物品,拖地就交給「拖地機器人」囉

5231-side.jpg

從app上,我們也可以看到機器人執行清潔任務的路線喔!! 

266.jpg

P1299043.jpg

讓家裡跟飯店一樣乾淨,每天回家就有乾淨的地板,這台「科沃斯 DEEBOT OZMO 900 家務機器人」真的功不可沒!

 

立即入手:https://bit.ly/2m8eVNs 

官網:https://www.ecovacs.com/tw

粉絲頁:ECOVACS

 

 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壞老闆的娛樂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